今井正 Tadashi Imai

今井正 Tadashi Imai

日本电影导演,电视导演。日本独立制片运动的创始人。
生于东京。自学生时代起就对马克思主义抱有极大兴趣。1935年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中途退学,同年,进入东宝京都摄影所,任导演助理。1937年转入东宝株式会社,担任导演。1939年拍摄第一部影片《沼津军校》,一举成名。战争期间﹐他对那种狂热地鼓吹战争的气氛甚为反感﹐作品甚少。只拍摄了《结婚的生态》、《望楼敢死队》和《怒海》等影片。
战后,创作了一系列为社会正义呐喊的作品。1946年创作《民众之敌》,揭露战时...(展开全部) 日本电影导演,电视导演。日本独立制片运动的创始人。
生于东京。自学生时代起就对马克思主义抱有极大兴趣。1935年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中途退学,同年,进入东宝京都摄影所,任导演助理。1937年转入东宝株式会社,担任导演。1939年拍摄第一部影片《沼津军校》,一举成名。战争期间﹐他对那种狂热地鼓吹战争的气氛甚为反感﹐作品甚少。只拍摄了《结婚的生态》、《望楼敢死队》和《怒海》等影片。
战后,创作了一系列为社会正义呐喊的作品。1946年创作《民众之敌》,揭露战时状态下财阀的腐败,获《每日电影》竞赛奖导演奖。在“东宝”期间,他拍摄的影片大都带有较强的民主倾向和社会讽刺性。1948年东宝公司职工大罢工,今井正辞职,离开“东宝”。
1949年根据石坂洋次郎的连载小说改编拍摄了《绿色山脉》,描写日本战后一些年轻的民主主义者形象,影片不仅获得票房成功,艺术价值也被专家们认可,他从此步入日本一流导演行列。1950年摄制了具有强烈反战情绪的影片《重逢之后》,影片描写了被战争夺去爱情的青年男女的悲剧,该片获《电影旬报》十佳作品奖第一名,《每日电影》竞赛奖最佳导演奖,被誉为“抒情派”导演。1951年又以写实手法拍摄了《不,我们要活下去!》显示他艺术创作的多面性。他的作品大都具有鲜明的左翼立场,敢于正视社会现实,为饱受战争与贫困之苦的下层人民高声呐喊。影评界认为﹕这部影片的重大意义不在作品本身﹐而在於它的制作方式。
1952年创作《浊流》获日本《电影旬报》奖十佳作品第一名,《每日电影》竞赛日本电影作品奖、导演奖。1956年创作了日本电影史上最初批评审判不公正的电影《暗无天日》,获卡罗维·发利国际电影节“世界进步贡献奖”、日本《电影旬报》导演奖、《每日电影》竞赛日本电影奖、导演奖。1959年创作批判种族歧视的作品《阿菊与阿勇》,获《每日电影》竞赛日本电影奖、编剧奖。1963年创作《武士道残酷物语》,获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。1970年创作关于未解放部落民族问题的作品《没有桥的河》,这是一部分上下两集的电影巨作,获莫斯科电影节苏联电影人同盟奖。他的作品都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主义的倾向。晚年,复拍了《山丹之塔》。1991年再次以反省战争为主题创作了《战争与青春》。
主要作品还有:《山村学校》(1952)、《山丹之塔》(1953)、《这里有泉水》(1955)、《由纪子》(1955)、《正是为了爱》(1955)、《纯真的爱情》(1957)、《夜鼓》(1958)、《白崖》(1960)、《越后、竹筒、亲不知》(1964)、《仇讨》(1964)、《阿婉》(1971)、《小林多喜二》(1974)、《兄妹》(1976)、《育儿游戏》(1979)、《战争与青春》(1991)等影片

展开内容
性别:
星座:
摩羯座
职业:
导演/制片人/编剧/副导演
出生地:
日本,东京
更多外文名:
いまい ただし
豆瓣:
IMDB:

作品

回到顶部